“氮”長葉子”磷“長果,“鉀肥”不足長柴火?
發布時間:2020-06-11
氮肥主要是供給葉子生長,通過葉綠素轉化各類營養物質滿足作物的生長,促進枝條、秸稈、莖稈粗壯生長。
磷是決定花芽分化、花粉管伸長,決定著所結的果實的數量和產量。
如果鉀肥使用偏少,雖然作物秸稈、莖稈變得粗壯,儲藏營養物質再多,結的果實再多,只能花而不實,產量與質量偏低,莖桿粗壯就能當做柴火使用。
①作物缺氮時,植株矮小、瘦弱、直立,葉片呈淺綠或黃綠。失綠葉片色澤均一,一般不出現斑點或花斑,葉細而直。缺氮癥狀從下而上擴展,嚴重時下部葉片枯黃早落;根量少,細長;側芽休眠,花和果實量少,種子小而不充實,成熟提早,產量下降。
②缺磷時,除植株生長矮小、瘦弱、直立外,還表現為分蘗分枝少,葉色暗綠缺乏光澤,下部老葉和莖稈呈紫紅色,開花結果少,且延遲成熟,產量低。作物品種不同,其缺磷癥狀也不一樣。
③缺鉀時,一般作物,下部葉片尖端變黃,延葉片邊緣逐漸枯黃,葉脈兩端和葉中脈仍為綠色,嚴重時,大部分葉片枯黃,葉邊緣呈火燒狀;禾谷類作物表現為分蘗力減少,莖桿柔軟,易倒伏。
合理補充,才能豐產優質。
氮的需求量以開花前和開花期為最多,磷的需求量以花序分離至開花期為最多。而鉀的需求量持續在整個生長期,特別是從花序分離期至漿果成熟這段時間都處于較高的水平。
果樹前期的花芽分化,基本依靠上一年中枝干積累的營養來提供,瘦弱的枝條很難有好的產量。
所以施肥一定要科學配比,而鉀肥補充一定要適時補充,在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要進行快速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