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一生
水稻作為我國的主要農作物之一,在我國種植面積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種糧食作物,確保水稻高產優質,是所有種植朋友不斷追求的目標。
水稻栽培準備階段
水稻生育周期
在水稻上通常把種子萌發到水稻新的種子產生為水稻的一個生育周期,即生育期。生育期可分為幼苗期、返青期、分蘗期、長穗期(穗分化期),結實期。
幼苗期
幼苗期是種子萌發到三葉期這個階段,一般又分為種子萌發階段和幼苗生長階段。
浸種發芽、發芽的需要溫度是秈稻為12℃,梗稻為10℃,適溫30℃—32℃,最高溫度可達40℃—42℃,但是在育秧期間最低不能低于5℃或0℃,在低溫下會出現爛種、爛芽和爛秧。
首先秧田要選擇向陽、避風、水灌、排放等的田地塊,如遇低溫還可加蓋薄膜等措施,避免少爛或不爛。
返青期與分蘗期
返青期是移栽后,從秧田到本田成活的緩沖階段太約在4天左右,返青后接著以分蘗為中心,生長根和葉片的營養生長期。
1.溫度:水稻分蘗最高適溫為30~32℃,最適水溫為32℃~34℃。最高氣溫38℃~40℃,最高水溫為40℃~42℃,最低氣溫為15℃~16℃,最低水溫16℃~17℃。在15℃以上時開始插秧。
2.光照:在分蘗期需要充足的陽光,以提高葉片的光合強度,制造有機物,促進增加分蘗數。在自然光照下,返青后3天就開始分蘗,若只50%自然光照時,返青13天才開始分蘗,若只有5%的自然光照,不但不產生分蘗,連秧苗也會死去。
3.水份:分蘗期是對水最敏感的時期,但是只要求水田水飽和狀態,或淺水最有利于分蘗,在高溫條件下,土壤持水量在80%時會產生分蘗最多。
4.營養:營養多可促分蘗和生長快而多。如果營養少、分蘗也少或停止。所需的營養中是以氮、磷、鉀為主,特別是氮肥最需要。最好氮、磷、鉀配合追肥最有利。
拔節孕穗期
拔節孕穗期,水稻生長發育迅速增大,根群最大、稻株葉面積達到最大,同時稻穗開始分化,拔節孕穗是決定每穗粒數的關鍵時期,也是每畝有效穗數的鞏固時期,及粒重的決定時期。
1.養分:幼穗分化過程中,水根的根群不斷增加,最后3片葉相繼長出,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需要養份的時期,如果在這時期缺乏營養,對幼穗分化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在生產上要進行中耕追肥,也可稱“促花肥”;在抽穗前10~20天可噴施肥一次,最需肥防止穎花敗育,確保粒多,這期追肥為“保花肥”。
2.溫度:幼穗分化的適溫為26℃~30℃,以晝夜35℃,夜溫25℃更有利于成大穗。幼穗分化的外界溫度為15℃~18℃,但最敏感時期是減數分裂期。在減數分裂期,對高溫和低溫的危害,都會引起穎花的大量敗育和不孕。
3.光照:光強有利于幼穗分化,在水稻密度上保證合理,促使有一定的光合作物,增加有機物可生長大穗、粒多的稻谷。
4.水份:幼穗分化到抽穗,是水稻一生需水最多的時期,如果缺水會影響到穎花發育。但是水份過多受淹,也會引起不利影響,如全部淹沒也會死亡。
抽穗結實期
在水稻抽穗結實期,營養生長基本停止,這時期為生殖生長占主要時期,一切任務是保持粒多,重的關鍵時期,主要在管理上要使水稻不早衰,也不貪青,不倒伏。影響灌漿結實的因素。
1.光照:灌漿期的光合作用將直接影響水稻的產量。
2.溫度:一般最適合灌漿氣溫是20℃~22℃,適宜灌漿溫度,有利于延長積累營養物質的時間,細胞老化慢,呼吸消化少,米質好。高溫和低溫都不利于水稻籽粒正常灌漿,況且又影響稻米品質。
3.水份:灌漿期水份,僅次于拔節、長穗、分蘗期的水份,如水份不足會影響葉片同化能力和灌漿物質的運輸,灌漿不足造成減產。
4.礦質營養:適當施氮,可增葉面積的光合作用,維持最大的葉面積,防止早衰,提高根系活力,對提高水稻產量影響很大,因此在生產上常用根外追肥方法。在齊穗期可看苗補肥,或補施磷、鉀肥等,以確保灌漿過程能達到正常進行。
水稻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實驗效果對比
整田
效果總結:葉寬葉厚,莖稈粗,根系發達,植物健壯,無病害。
合理灌溉是保證水稻高產的基本,在進行灌溉前需要知道水稻需水的原因,一方面是為了保持水稻正常生長以及水稻自身的水平衡;另一方面是為了調節外部環境中的水分,將空氣、溫度、濕度等控制在最適合水稻生長的環境中,所以在灌溉時要根據地形地貌、土壤含水量、耕作情況和降水量來決定灌溉量。
② 稻瘟病:病菌侵染葉片、莖稈、穗頸、小穗梗和谷粒。根據受害時期和侵染部位不同,可分別引起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和粒瘟。
③水稻黑條矮縮病:水稻生育期均可染病,水稻苗期和分蘗期為感病敏感期,發病越早,損失越大。如在苗期發病,病株明顯不分蘗,嚴重矮化;在分蘗期感病,分蘗增多,出現叢生狀,病株節部有倒生須根及高節位分枝;在苗期和分蘗期發病,絕大部分不能抽穗,雖有部分主莖尚能抽穗,但大多出現包穗,而且結實率降低。
④ 水稻螟蟲:又可稱為水稻鉆心蟲,是出現在水稻生長中后期的主要蟲害之一。南方地區這類蟲害的主要類型為二化螟和三化螟。這類蟲害主要出現在水稻剛剛抽穗至齊穗期,蟲害進入水稻莖稈內部吸取莖稈的營養,破壞莖稈組織結構,造成水稻稻穗枯萎,出現白穗、空穗的現象,是嚴重影響水稻產量的蟲害之一。
⑤ 稻縱卷葉螟:俗稱卷葉蟲。該蟲幼蟲在苞內食葉肉,剩下表皮,形成長短不一的白斑。如果在后期受害,主要是劍葉以下兩張營養葉受害,嚴重影響稻株光合作用及養分積累和輸送,造成谷粒不充實、干秕多,造成減產。
⑥ 稻飛虱:也是主要的水稻害蟲之一,以褐飛虱和白背飛虱為主。該蟲群集隱蔽于稻株中下部吸食稻株汁液,有明顯的危害中心,嚴重時形成“落窩”,日后逐漸擴大成片,最嚴重時全田荒枯,損失嚴重 。
提高重視度,提高防治意識,合理選擇用藥,及時殺滅病蟲害,進而確保水稻能夠健康成長,提升產量與質量
。